客服热线:13967903344 0579-82325078
当前位置:政策法规 > > 财税期刊
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地方税收法律法规中央财会法律法规行业经济法律法规财税期刊
企业产品成本核算业务流程与工作清单
发布时间:[2022/04/28]

企业产品成本核算业务流程与工作清单

  一、成本会计日常业务归类
  近期,常有财务朋友咨询如何做好成本核算工作。的确,成本会计是公司做好内部控制重要的财务岗位,其不但要做好公司各项生产流程的核算工作,成本分析工作也是企业内部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今天,财税研究员先生着手整理了与企业成本核算相关的资料,供各位需要的朋友参考
  (一)日常核算业务
  生产订单的审核。根据ERP管理规定,生产管理部根据销售订单生成生产订单。成本会计审核生产订单是否在销售订单的范围内。公司做到按合同生产,没有合同的只准许是市场常用产品作为备用库存所用。这些订单要有公司领导签批才准予生产,其他情况不允许安排生产,以避免造成库存积压。
  材料出库单的审核。材料出库单根据生产订单按物料清单(BOM)展开生成。成本会计审核材料出库是否完整、准确,这就要求成本会计对公司产品的构成熟悉。有的产品BOM建设不完善,要督促技术中心把BOM建全。BOM是物料出库的重要工具,直接影响材料出库的准确性。产品没有BOM不能领料。一个产品的BOM不齐全、仓库记录不准确就会使得原材料仓库出库混乱,因为一个产品生产时物料领用会涉及到多个仓库。如果一些物料从原材料库房里不能单个领用的,比如标准件、滤芯纸等可以按入库倒冲材料出库。
  生产加工过程中的生产成本跟踪。原料投入、产出成品与损耗要做到与相关指标对比,每天的消耗与产出要有所统计。每天做日报表《各产品投入产出对比表》、《各车间消耗与产品入库日报表》,并在生产会上予以公布,给各车间及公司领导提供有效数据,及时做出成本控制管理工作的决策。
  车间生产的产品都要有按机器工时或人工工时分配的系数。当有新产品时成本会计跟踪车间生产,并与车间结合核算分配系数并输入ERP管理账套,避免月末一次输入不准确、不真实现象。
  车间购买设备维修用件及劳保用品时,有财务部长签字后交成本会计做凭证后到出纳岗位进行报销费用,会计分录为:
  借:制造费用———维修费(**车间)
  贷:现金
  (二)月末业务列表
  生产订单完成情况要跟踪审核。当月订单当月用,上月订单月末要及时关闭,做到“当月事,当月毕”,以防止车间参照上月生产订单办理材料出库的违规操作。
  产成品入库量耗用材料按BOM展开与材料出库单进行核对是否一致,检查入库产量多而耗用材料少的现象以及无入库产品只有材料出库的现象,以确保材料出库准确、核算成本真实。
  还要检查从投料、生产到产品入库各环节产品数据是否连贯,以杜绝生产中间环节无故浪费现象。
  月末协助动力设备科电工抄写各车间用电情况,并检查电表的运转情况,以确保车间用电分配准确。根据公司交纳电费发票分摊各车间用电金额,并编写会计分录:
  借:制造费用———动力费(**车间)
  贷:银行存款
  成本会计还要负责对车间半成品库及成品库进行盘点,材料会计负责原材料库的盘点。成本会计月末最后一天导出账套内所负责仓库的库存,与仓库保管员实地核查库存。为减少工作量,一般公司都是每月抽盘,每季度大盘。抽盘时要把产品的每个大类都抽到,且抽盘量不能低于总量的30%。盘点后有库房做盘点表且分析原因,上报总经理签批后交财务部做账务处理,成本会计作会计分录。
  盘盈时:
  借:库存商品
  贷:营业外收入
  盘亏时:
  借:营业外支出(或其他应收款)
  贷:库存商品
  如果当月盘盈亏原因没有查清楚,财务成本会计通过待处理财务损益科目处理。
  (三)月末结账的工作清单
  确保各车间单据都已经审核。材料会计把材料模块账务结账完毕,确保各车间各产品都具有分配系数。成本会计根据ERP管理规定把每个车间作为每一个成本中心按生产流程依次核算各成本中心的成本。由于不同车间之间产品有互相领用的现象,如果不依次核算各车间成本,混合核算就会有重复现象。
  会计分录如下:
  分摊成本时:
  借: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制造费用
  结转成本时:
  借:库存商品———产成品库存商品———半成品
  贷:生产成本
  月末结账后的报表分析,可以从三方面入手。第一,各产品投入产出对比表,是可以直观分析投入产出的量化指标。第二,实际生产成本与标准成本对比表,是分析成本超出或节约的有效工具。第三,实际生产成本与预算成本对比表,是给领导提供公司运营决策准备金的有力保障。综上,月初预算成本的编制工作是至关重要的,没有一个好的预算就不能保障公司正常的运营生产。
  二、成本核算的流程管理
  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本身就是费用和成本的形成过程,成本的计算,实际就是对发生的各种费用的信息进行处理。一个企业发生的费用总类繁多,制造某个产品又是由各个部门,各个生产要素紧密结合而成。记录归类汇集和分配且发生的各项费用就很有必要了。总体来看,成本计算一般遵守以下要求:
  一是合理确定成本计算对象
  一般来说,成本计算的对象就是各种耗费的受益物,也就是耗费各种投入品后形成的产出物,是"制造"活动取得的直接成果,即"产品"。
  二是恰当确定成本计算周期
  从理论上说,产品成本计算期应该与产品的生产周期相--致。但这种情况只适合于企业的生产过程为一批(件)接一批(件),即第一批(件)完工了再生产第二批(件)的情况。而事实上现代企业的生产大都采用流水线的形式,不是一批接-批地生产,而是不断投产,不断完工,绵延不断,无法分清前后批次。在这种情况下,按批计算成本显然是很困难的,只有人为地划分成本计算期(一般是以--个月作为一个成本计算期),成本计算才有可行性。
  三是正确选择成本计算的方法
  成本的计算方法主要有: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如果企业的产品不是成批生产,且只有一个步骤,一般可以直接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这种方法称为品种法。如果产品生产是以按批生产为主,则以批次作为成本的计算对象,这种方法称为分批法。如果产品生产要分成若干个步骤,中间有半成品,并且产品是连续不断的大量生产或大批量的生产,则以每个步骤的半成品和最终产品为成本的计算对象,这种方法称为分步法,
  四是合理设置成本项目
  在计算产品成本时,一般把成本项目分成三个项目,即: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如果企业的规模较小,生产过程也很简单,可以只划分为直接材料和其他费用两个会计科目。
  五是合理选定费用分配标准
  分配的原则是:"谁耗费,谁负担",或者是"谁受益,谁负担"。在对费用进行具体分配时,一般是选择一定的标准来进行分配。例如,材料费用一般可以按产品的重量、体积或定额消耗量进行分配,人工费用可以按工时进行分配等等。另外,某一种标准-旦被选定,不要轻易变更,否则就违反了一致性原则。因为分配标准的不同,也会人为地造成计算出来的成本不一样。
  六是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按生产工艺过程的特点来分,可分为:单步骤生产和多步骤生产也叫复杂生产。按生产组织的特点来分,可分为:①大量生产和成批生产。
  七是正确划分各项费用的界限
  企业发生的费用有很多项目,根据谁受益(或谁消耗)、谁负担的原则,凡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各种材料、人工和其他费用都应计入生产成本。否则,就不能计入生产成本。如支付的各种滞纳金、赔款、捐赠、赞助款等应计入营业外支出。支付股利应计入利润分配。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均不应计人生产成本,而应计入期间费用。
  在企业发生的各种费用支出中,凡应该计入本月由当月负担的费用,应进一步区分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的界限。凡在产品生产中发生的费用,属于产品成本,应该记入"生产成本"账户,产品完工后再转入"产成品"账户。销售后再转入"销售成本"账户,期末结转本年利润。凡在非生产领域中发生的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都属于期间费用,在期末一次全部转入"本年利润"账户,一次冲减当期损益。
  为了计算产品的成本,需要设置一个专门的账户,即"生产成本"账户。其借方汇集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各种费用,贷方反映产品完工转出的制造成本。"制造费用"账户的作用就是汇集各种间接费用,再合理地分配到成本计算对象上去。
  结语:
  要做好成本计算工作,第一步就是要准确反映总共开支了多少费用,开支了一些什么性质的费用。这一步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本企业在当期到底有哪些开支,开支了哪些费用。这是做好成本计算工作的基础。如消耗了多少原材料,要用先进先出法和后进先出法等方法进行恰当的计量;如由于设备发挥效用,而磨损的价值,要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折旧。二是费用发生后,到底起了什么作用。
  生产成本计算公式
  期初余额+本期发生的全部生产成本=期末在产品成本+产成品成本
  产成品成本=期初余额+本期发生的全部生产成本-期末在产品成本
  也就是说,产成品成本的计算问题,即要把总成本在期末在产品和产成品之间进行分配。一般用约当产量法或定额法等方法进行分配。
  产成品成本计算出来后,还要用产成品总成本除以总产量,求得单位成本,这样产品成本计算才全部结束。
返回主目录